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贵州毕节:蚕桑成了摇钱树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3-06-29 06:55:00
“想不到往日只能维持温饱的土地,如今也可以生‘金娃娃’。”5月25日,在贵州毕节市最边远的层台镇斯栗贫困村,听蚕农胡启达讲述近两年来改变种植结构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其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感染了记者。
按他的计算,每斤鲜茧销售价7元,亩产值平均可达1300元,扣除成本,净利润有800元,是种植玉米的5倍以上。地还是那块地,但种法不一样,结果也就大不同。
斯栗村位于云贵川交界处的“鸡鸣三省”之地,发展蚕桑产业由于效益比较好,家家户户积极性高涨,全都将昔日敬祖先的堂屋腾空,密密麻麻搭满蚕架,忙得不亦乐乎。当地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红红火火发展商品农业,得益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强力推动和政府的积极引导。该镇从2000年开始,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唱起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精彩大戏。与浙江客商签订合同,打通了市场之路;通过小额信贷,解决了农户的投入问题,使大部分种植玉米的坡耕地改种桑树。全镇13个村已发展连片蚕桑园近5000亩,年产蚕茧3万公斤以上,可为农民实现收入近百万元。蚕桑业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