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蚕桑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转型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2-03-06 09:39:00
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之一的四川省南充市大力调整蚕桑产业结构,推行“成片开发、业主承包”战略,规模栽桑养蚕,使蚕茧单产和质量明显提高,蚕桑生产向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型。2001年,全市40个基地示范乡镇产茧507万公斤,占全市总产茧量的40.32%。发展承包建桑园30亩以上的蚕桑业主261户,桑园总面积3.1万多亩,涌现出一大批蚕茧年收入5万至20万元的蚕桑业主。
去年,已连续亏损6年的南充丝绸行业整体扭亏,加之我国加入WTO,这都为南充蚕桑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南充市茧丝绸公司建立以基地乡、专业村社、业主专重大户为骨干的蚕桑产业主体结构体系,栽桑区域相对集中成片,并相对集中到业主大户、专重户等种植、养殖经营能人来承包开发,使桑叶产量、蚕茧质量和土地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1年,全市共栽桑1.8亿株,面积达15万多亩,其中建成一步成园高规格桑园10余万亩。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全市已发展栽桑30亩以上的规模蚕桑生产业主261户,栽桑面积3.1万多亩,其中栽桑较大规模以上的业主共90户,最大规模达到2000亩。这一大批业主大规模进入蚕桑生产领域后,他们强化蚕桑管理,并大量采用新品种新技术,蚕桑质量明显提高。2001年,全市产鲜茧1253万公斤,同比增长3.1%;单产26.1公斤,同比提高3.2公斤;生产干正茧3630吨,蚕茧收购量继续保持全省市州第一;蚕农茧款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5%。
据悉,南充将在两年内使40个基地乡镇的产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60%以上,从整体上提高蚕业集约化程度。
去年,已连续亏损6年的南充丝绸行业整体扭亏,加之我国加入WTO,这都为南充蚕桑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南充市茧丝绸公司建立以基地乡、专业村社、业主专重大户为骨干的蚕桑产业主体结构体系,栽桑区域相对集中成片,并相对集中到业主大户、专重户等种植、养殖经营能人来承包开发,使桑叶产量、蚕茧质量和土地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1年,全市共栽桑1.8亿株,面积达15万多亩,其中建成一步成园高规格桑园10余万亩。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全市已发展栽桑30亩以上的规模蚕桑生产业主261户,栽桑面积3.1万多亩,其中栽桑较大规模以上的业主共90户,最大规模达到2000亩。这一大批业主大规模进入蚕桑生产领域后,他们强化蚕桑管理,并大量采用新品种新技术,蚕桑质量明显提高。2001年,全市产鲜茧1253万公斤,同比增长3.1%;单产26.1公斤,同比提高3.2公斤;生产干正茧3630吨,蚕茧收购量继续保持全省市州第一;蚕农茧款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5%。
据悉,南充将在两年内使40个基地乡镇的产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60%以上,从整体上提高蚕业集约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