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温湿度适宜桑树病虫繁殖,易诱发病虫害发生。根据西南大学、黔江、涪陵、万州桑树病虫测报点观察调查,结合全市大面积蚕桑生产实际,现将当前桑树病虫害情况通报如下,各地应因地制宜,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控,保障春蚕生产工作。
一、目前桑树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1.桑螟虫第一代幼虫将在5月中旬至下旬发生。
2.桑蓝尾叶甲成虫现已迁飞到桑树,危害桑叶。渝西蚕区和三峡库区的危害期将延续到5月下旬,渝东南蚕区的危害期将延续到6月上旬。
3.桑大象虫成虫已在四川省西充县发生。该虫一年一代,成虫发生期在4~11月,6~8月为盛期。雌成虫体长10~15毫米,雄虫稍小,体色灰褐色(图1)。成虫有假死性,一有动静便假死掉入地里隐藏,成虫为害桑叶呈大缺刻状(图2),幼虫为害桑根皮层和部分木质部。
图1:桑大象虫成虫(2025年5月6日摄于四川省西充县)
图2:桑大象虫成虫为害桑叶的状态(2025年5月6日摄于四川省西充县)
4.桑蓟马第一代成虫将于5月上旬至中旬发生,2代若虫将在5月下旬发生,江津区已普遍发生。
5.朱砂叶螨(红蜘蛛)第四代将在5月中旬至下旬发生。
6.桑瘿蚊第三代幼虫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
7.桑毛虫、桑尺蠖幼虫在全市各蚕桑区县均有不同程度出现。
8.桑天牛幼虫在个别地方危害严重,已在江津发生。
9.桑黑枯型细菌病主要症状是黑死芽、新梢基部腐烂、新梢烂头、叶斑、枝条点线状病斑、溢脓,该病害在个别地方发生。
10.部分区县桑园桑树褐斑病有所发生,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11.果桑菌核病的菌核(白桑果)将散落地表,成为明年的病原。
二、防治策略及方法
1.桑螟虫。第一代幼虫量少时,可以人工捕杀;量多时先采虫口多的桑叶喂蚕,以压低和消灭虫源,同时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安全间隔期为5天。安置太阳能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很好,应大力推广(每10亩桑园安置一盏杀虫灯,山地应提高覆盖密度)。
2.桑蓝尾叶甲。当桑树上每株成虫量平均达到5头时,应采取防治措施,10头以上必须及时防治,否则将造成春叶损失。防治方法如下:
(1)人工捕杀。利用成虫的群集性、假死性,在早晨朝露未干时,用振落法或网捕法搜集杀灭蓝尾叶甲成虫。
(2)药物防治。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安全间隔期为5天。
3.发现桑大象虫成虫为害桑叶时,可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喷洒为害桑叶,安全间隔期为7天。
4.桑蓟马。桑树梢端3-6叶位,每叶背面有虫50头或单叶虫量达到100头为用药防治指标,应立即喷药防治。防治方法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湿叶背,安全间隔期为5天。
5. 朱砂叶螨(红蜘蛛)
(1)朱砂叶螨(红蜘蛛)发生一般会有明显的中心株和中心田块,近水源桑园可用高压喷雾器喷水除螨。
(2)药剂防治,一般株危害率大于20%,或成螨头数每平方厘米叶面积达5头以上时,应全园防治。防治方法: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加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湿叶背,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6.桑瘿蚊。幼虫可用灭蚕蝇片兑水300~500倍液进行药杀。桑瘿蚊仅危害嫩芽嫩叶,用药时只喷洒桑树新梢顶部,也可用手持喷雾器给桑树生长芽顶部喷上药液,这样既节省药液,又能有的放矢的杀死桑瘿蚊的幼虫。
7.桑毛虫。幼虫平均每株桑树虫口密度在2头以上或每亩虫量达1000头时,必须在3龄幼虫前防治(因该虫3龄前有群集性)。防治方法:用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安全间隔期为5天。
8.桑尺蠖现为越冬代的幼虫,其数量较少,加之虫体较大,容易发现,可采取人工捕捉。
9.桑天牛幼虫
(1)刺杀幼虫。在桑树主、枝干上查找有虫粪排出的新鲜蛀孔,用小刀将蛀孔扩大,用钢丝钩杀蛀入树干的幼虫。
(2)药剂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300~500倍液,将有新鲜虫粪排出的蛀孔用小刀扩大,用兽用注射器注入药液,直接杀死幼虫;或用小棉球浸300~500倍80%敌敌畏乳油稀释液,塞入扩大的蛀孔内,用湿润粘土堵塞虫孔即可。(限非养蚕期操作)
10.桑黑枯型细菌病
(1)发现黑死芽、新梢基部腐烂、新梢烂头、叶斑、枝条点线状病斑、溢脓的带病枝叶,应立即剪除烧毁,避免再次感染。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代森铵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可抑制发病,安全间隔期为7天。
11. 桑褐斑病
发现每片叶上初见5-6个小斑点时立刻用药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以后隔10天左右再喷一次,病情即可得到控制。喷药7天后方可采叶养蚕。
12.果桑园地表的白桑果(即桑椹菌核病的菌核)可在晴天时收集深埋,也可通过中耕将白桑果深埋。各地须高度重视,尽可能于桑椹采摘完后,立即消灭果桑菌核病病原,为明年果桑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13.目前桑树绿色防控方法
(1)利用桑毛虫幼虫和红蜘蛛幼螨喜群集特性,人工采摘虫叶集中杀灭。
(2)色板诱杀。利用桑瘿蚊成虫、桑粉虱、桑蓟马等有趋黄光特性。在桑园内按5-6米间距安插黄板,定期检查粘虫效果,及时更换黄板。
(3)灯光诱杀。利用桑树害虫成虫有趋光性,每10亩桑园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诱杀桑螟、桑毛虫、桑尺蠖、红腹灯蛾、金龟子、桑甲、叶甲等,开灯时间20:30分至23:00之间,每10~15天清理虫袋和罩网一次。(强烈推荐)
(4)食诱诱杀。利用桑螟、桑毛虫、桑尺蠖等蛾类成虫的趋食性,将红糖、酒、醋、水按1:1:2:6比例制成糖醋液,分装在饮料瓶等开口容器中,挂于桑树上诱杀。
三、注意事项
1.严禁在市场上购买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和过期的农药用于桑树病虫害防治。
2.目前正值蚕期,用药时要按照药液使用标准,准确配兑农药,勿擅自加大农药浓度。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蚕期应先采叶试喂,确无中毒现象后,方可采叶养蚕。
3.喷药时间应选在晴天或阴天进行,配药、喷药时注意人、畜安全。
4.前述农药为推荐药剂,供各地参考。
重庆市蚕业总站
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5月9日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