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蚕桑发展丨贵州遵义凤冈县:蚕桑铺就“致富路” 奏响乡村“新丝曲”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2025-04-17 11:13:40

时下,走进凤冈县土溪镇鞍山村桑园基地,桑枝上鹅黄的嫩芽初绽新绿,新叶在晨露中泛着微光。蚕房内一尘不染,消毒完毕的蚕架整齐排列,等待着即将入住的新生命。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如今依托蚕桑产业实现华丽转身,2024年3月荣获凤冈县“蚕桑产业发展专业村”称号,正以“桑园连片、蚕房成列、村民增收”的生动实践,铺展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刘汉学管理的150亩桑园里,一场田间管理攻坚战正有序展开。“施足肥料,把控施肥位置。”刘汉学忙着指挥工人将腐熟有机肥精准施入距桑树根部30厘米处。沐浴着阳光的新生桑芽泛着琥珀般的光泽,整齐划一的桑树行列间,“剪梢—施肥—清园”标准化管护流程清晰可见:经科学测算,采用该模式的桑园预计亩产叶量可达3000公斤,较传统管理提升近20%。  

 

在相邻的3300平方米标准化蚕房内,智能温控系统已完成校准测试,50张空置蚕床在紫外线灯下进行着最后一轮消杀。“现在正是桑园管理黄金期,既要保证水肥充足,又要防控桑螟等病虫害。”刘汉学轻抚桑叶展示叶背的防虫黄板,无人机正在桑园上空实施生物制剂飞防作业。这位率先推行规模化种桑的“土专家”,已将测土配方、水肥协同等多项技术通过“田间课堂”手把手传授给其他农户。

站在长势均匀的桑园里,刘汉学盘点着产业账本:“按往年经验,精细化管护能使每张蚕床产茧量稳定在90斤左右,全年7批次养殖不仅能满足本基地需求,还可为周边农户提供桑叶和技术支持。”随着蚕房顶棚的遮阳网徐徐展开,这个蚕桑专业村的产业链条正在春管季节扎实筑牢根基。

在桑园务工的村民周大哥夫妇,是“家门口经济”的受益者。清晨送孙子上学后,夫妻俩便到基地里施肥除草、打理蚕房。“两人一天能挣240元,下班还能割猪草、喂家畜,挣钱顾家两不误!”周大哥笑得憨厚。像他们这样的“桑园上班族”,在鞍山村已形成“钟摆式”务工景象——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养蚕,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我们以‘基地 大户 农户’模式串联产业链,让资源活起来、村民富起来。”鞍山村挂帮领导曾令宇副镇长指着村头的“蚕桑产业专业村”牌匾介绍。目前全村桑园面积达750亩,标准化蚕房8500平方米,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10万元,辐射带动230余户村民增收。

站在新建的蚕桑文化展板前,曾令宇描绘着蓝图:“下一步将延伸产业链,开发桑叶茶、桑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建设研学体验基地,让‘小蚕茧’织出‘大产业’。”夕阳下,桑园里劳作的村民身影与消毒器具的碰撞声交织,施肥的竹簸箕沙沙掠过新芽,剪梢的剪刀咔嚓作响,空置蚕房中整排消毒蚕架泛着微光,春日的三重奏正谱写鞍山村乡村振兴的“希望序曲”。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