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浙江、广西两省(区)纺织服装(茧丝绸)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动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3 月 26 日至 27 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河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2025 年广西纺织服装(茧丝绸)产业 杭州产销对接暨招商推介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河池市工作队、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浙江省丝绸协会、联合蒙山县、宜州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以及河池市茧丝绸行业协会共同协办。
来自广西工信厅、河池市及相关县区政府部门的领导同志,浙江省丝绸协会负责人,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桂浙等省优秀茧丝绸企业代表共计 100 余人出席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抢抓 "东绸西固" 发展机遇,一方面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重点引进丝绸炼白、印染、数码印花、面料加工、服装家纺等下游产业链企业,着力构建完整的茧丝绸产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依托广西茧丝、绸缎生产基地优势,通过真丝壮锦、香云纱服饰等特色产品的现场展销及品牌推介,持续提升广西茧丝绸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拓展国内外市场销路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由广西工信厅纺织医药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雷万轩主持
领导致辞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恩江
他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厅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茧丝绸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他介绍2025年广西纺织服装及丝绸产业情况,并就回顾浙桂合作成果方面的合作,分析广西发展优势,提出未来投资领域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
他介绍,浙江广西两省区深度加强茧丝绸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并取得实际成效,实施产业项目超200个,吸纳数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广西举办多场招商推介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他表示,投资广西理由充分,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使命呼唤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相关规划与行动方案,同时,广西享有多项国家战略及叠加优惠政策,政策优势突出,交通优势突出,劳动力、工业用地、科技创新等资源丰富。
对于下步工作重点,他表示广西将抓住“东绸西移”重大战略机遇,从实施基地提质增效工程、引进推广人工饲料养蚕先进技术、积极承接东部丝绸后加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茧丝绸期货交易、开展广西特色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大对茧丝绸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等六方面着力,大力延链补链强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浙江省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吴金根致辞
在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播种季节,在科技创新、活力四射的城西走廊,今天浙桂两省区丝绸业界的朋友们再度聚首,续写合作共赢新篇章,吴会长代表浙江省丝绸协会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吴会长表示,作为一名从事丝绸行业四十三年的老丝绸人,他期待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支持经典产业、推进“三品行动“,千方百计促消费的当下,能够顺应形势,切实解决丝绸产业自身的突出问题:首先要明白在工厂化养蚕突破以后,当前的主要问题不再是茧丝资源萎缩的问题,而是市场出路问题,其次要解决出路问题就要看性价比(功能、美观、舒适以及最重要的价格和品牌知名度)。所以行业当前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解决消费者丝绸太贵的印象,要解决品种、花色、款式的审美情趣和流行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丝绸消费,带动产业的兴旺与发展。
吴会长指出,浙江省有优质的蚕桑种蚕资源、效率甚高的工厂化饲料茧,全球最大的丝绸织造能力。在服装设计、生产及营销上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广西在茧丝生产、香云纱生产上也是独领风骚,双方在资源利用上有较大的互补性,加强双方合作,是优化产业链,让丝绸这一经典产业重现辉煌的必要选择。
吴会长最后表示,这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期待未来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推介发言
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胡江峰
他从河池概况、产业基础、投资政策、合作方向等方面介绍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诚邀企业家投资合作。
他首先介绍了河池市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作为英雄之城、长寿之城、山歌之城、生态之城和奋斗之城的多张城市名片。
他介绍了河池市雄厚的产业基础,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桑蚕茧丝特色集群。
千亿产业:蚕茧丝绸产业作为河池聚力打造的个千亿产业”之一,不断提升桑丝绸全产业链建设水平。
组织架构:成立河池市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有色金属产业、桑蚕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工作。
政策扶持:制定《河池市桑蚕生产能力巩固提升工作方案》、《河池市茧丝绸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方案》等10项茧丝绸产高质量发展专项推进方案。
在创新升级上,正加快建设国色天丝、冠华印染等重大补链延链项目,加大力度培育家纺、服装、饰品等高附加值的终端真丝产品,加快补链;持续提升桑蚕黄资源综合利用率,利用桑枝开发总生物碱原料药和纤维功能性新材料,推进大型蚕丝蛋白提取综合生产基地及丝胶护肤品深加工项目, 开发以蚕桑资源为特色的系列养生食品,探索以蚕沙为主要原料生产有机肥、提取叶绿素, 全市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超100亿元。
他还介绍了河池市在平台斌能、人才强等方面的扎实工作以及愈发显性的交通优势。并就企业关心的投资政策,他介绍了河池市在税收、用工、设备补、贷款利息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合作方向上,他就缫丝织绸、炼白印染、纺织服装加工、文化品牌打造和现期货交易平台等方向进行推介。
河池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许涛
许副主任主要从河池高新区概况、发展潜力、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河池高新区自2003年开始建设,2023年4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河池高新区成为自治区级高新区,高新区辖广西宜州经济开发区和洛东智慧产业园两个园区,各园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
地理位置优异,陆铁空交通方便,多条高速、铁路、高铁穿境而过,1个小时可到柳州机场和河池机场。背靠大西南、面迎东南亚,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重要节点。
园区现有企业78家,规上企业有36家,其中茧丝绸加工企业20家,缫丝企业15家,织绸企业2家,桑枝蚕沙次茧等综合利用企业18家。已实现了水、电、气、热、路、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七通”。
他着重介绍了河池轻纺城,河池轻纺城位于高新区西片区,总投资35亿元,计划建设总面积69万平方米共3个区域,为企业入驻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发展空间。
许副主任还介绍了高新区的招商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9%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还有厂房、设备补贴等10余项优惠。
最后他欢迎各界企业来到河池高新区进行投资,与20家茧丝绸加工企业、15家缫丝企业等形成完整产业链,共同提升市场竞争力。共同开启商业新篇章,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宜州区人民政府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区长,政协党组副书记(兼)黄丹彦
她首先介绍了宜州区基本情况:刘三姐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和中国蚕桑之乡。
她重点推介特色资源。
桑蚕茧丝绸核心优势:2024年,桑园面积39.6万亩,年产鲜茧10.7万吨,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生丝产量连续16年全国第一;龙头企业嘉联丝绸建成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提花生产线,推动河池丝绸纺织入选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
糖料蔗产业的核心优势:2024年糖料蔗总面积达32.53万亩,年产糖料蔗125万吨,糖分达15.5%左右,产糖率达13.6%,糖分与产糖率居广西首位;现有皖维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和博冠环保制品有限公司围绕“甘蔗-制糖-)糖蜜一生物质化工”循环产业链, 提升副产品高值化利用产值超14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优势:依托宜州区丰富的桑枝资源,五和博澳药业公司开发现代天然药物一--桑枝生物碱, 实现变废为宝,产品纳入医保目录。2024年入选自治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0%。
文旅融合产业的核心优势:拥有刘三姐故里景区、会仙山、怀远古.镇、拉浪生态休闲区等4个国家4A级景区,坐拥“刘三姐文化”“丝绸文化”“生态康养”三大国家级旅游IP。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城市”等称号。2024年宜州与怀远镇分别获得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千年古镇称号。
她接着介绍了宜州区在政务服务创新,生产要素保障等方面的营商环境。
她表示,广西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与窗口,宜州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通道重要节点枢纽,近端市场覆盖广西及西南地区超2亿人口消费潜力,远端市场直通东盟10国,抢占东盟市场。
她最后推介了合作方向。
蔗糖产业合作:提升精制糖加工水平,糖料蔗总面积达32.53万亩。希望在 提升宜州精制糖、食品 深加工、 糖蜜、蔗渣、滤泥、纸浆、乙醇等附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糖料蔗产业向精深加工、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寻求合作。
高品质住宿业合作:建设星级酒店、高端民宿,现在有刘三姐度假山庄、马山塘乡村民宿希望在打造高品质住宿业寻求合作,在城区建设星级酒店,以下枧河流域为核心区,盘活刘三姐度假山庄,在刘三姐镇六妹景区、祥贝乡世外桃源打造高端山水酒店。在马山塘乡村旅游区、流河寨等景区景点建设精品民宿。
现代物流业合作:建设物流项目,目前宜州水果种植总面积为13.7万亩,种植品种有沃柑、橙子、火龙果、柠檬等,全年预计完成水果产量18.85万吨。 希望在建设冷链中心、大型仓储基地、智慧物流园、大宗货物集散中心、物流城市货站等物流项目寻求合作,共同推动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她最后深情地说,唱着山歌等你来。欢迎来宜州投资兴业。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锷
唐县长首先就环江产业产业发展的四个优势进行介绍。
资源优势:具有“桑树生长期长、蚕造多、供茧早、休市晚”的独特优势。2024年,全县桑园面积20.26万亩,低产桑园改造4.918万亩,发种量98.44万张,累计产茧量4.37万吨,蚕农卖茧收入约24.75亿元。
交通优势:环江当地陆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都十分便利。
环江工业园区优势:环江工业园区是河池市委、市政府按照“四区一线”的工业规划布局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辖城西片区、洛阳片区和含香片区,是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全区唯一林产品加工循环经济示范园、自治区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扶贫产业孵化基地)、自治区产业特色小微企业示范园和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河池千亿丝绸产业和河池现代林业产业园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园区已吸引200多家企业入驻,涵盖林产、电子、食品、茧丝绸等加工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其中城西产业园区约1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正在等待企业入驻。
营商环境优势:环江推行一把手招商和一把手抓项目落实制度,凡落户环江的企业,均由县直部门主要领导一站式服务企业落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优先确保重点企业原料供应。
唐县长介绍目前全县有3家规模以上茧丝绸加工企业,分别是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广西环江意桐茧丝绸有限公司、环江桂丰丝绸有限公司,均分布在河池市经济开发区环江分园,11家真丝家纺小微企业,捻线生产企业、食用蚕蛹加工厂、方格蔟(脱茧机)制造企业各1家,还有1个桑蚕文化园疗桑温泉度假村。全县缫丝生产规模76组2.96万绪,年产白厂丝产能2000吨。2024年,全县茧丝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白厂丝1523.34吨,5A级及以上白厂丝占80%。
他表示,当前环江正加快推进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正朝着“鲜茧一缫丝一捻丝一坯绸一炼白一印染一服装一饰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环江诚挚欢迎各位企业家到环江投资兴业。
蒙山县人民政府县委常委、副县长韩格
韩县长从当地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和产业招商方向进行推介。
蒙山,中国睡眠康养小城、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中国丝绸之乡、中国气象局评为"中国天然氧吧”。
蒙山县桑蚕产业历史近百年,最早被列入广西桑蚕生产基地县,现有桑园面积6.3万亩,年产蚕茧近4218吨,是茧丝绸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茧丝绸园区已有15家茧丝绸企业入驻,已形成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绢纺、织绸、炼白、印染(香云纱)、真丝服装、丝被(家纺)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是广西茧丝绸产业链唯一全覆盖的县份。
产业链上游环节
2024年蒙山县桑园面积稳定6.3万亩,产鲜茧4218.6吨,全县农户售茧收入超过2.3亿元,蚕桑产业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
产业链中游环节
缫丝方面,拥有具备年产白厂丝350吨能力,产品品质持续保持6A级占70%,5A+级占25%,4A+级占5%
绢纺方面,蒙山县的中丝成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是广西唯——家绢纺加工企业,具备年产桑绵球、绵条、落绵500吨及丝绵、蚕丝被400吨的生产能力,绵球年产销量占广西的100%、占全国的10%,绢纺产能排名全国第三。
织绸方面,全县拥有智能化高速剑杆织机274台套,具备年产1500万米坯绸能力,坯绸年产量占比全区50.42%,稳居广西县级首位。
炼白、印染方面,华虹的炼白、印染、纱洗、后整理产业链项目综合年加工产能达3500万米,成功填补了广西炼白生产环节的空白。产能完全释放后,年内可实现对全广西年生产2000万米坯绸染整深加工的区内消化。
华虹蚕宝公司年产100吨蚕丝丝胶蛋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利用桑蚕废物生产蚕丝蛋白肥料等6种系列产品,年产6万吨。
接着他重点对蒙山县丝艺文化中心项目进行推介,以现有丝绸产业为基础,坚持“产业、文化、旅游、 购物、居住”为一体的发展定位,重点招引:丝绸及服装销售、丝绸展销、文化艺术交易和培训、星级或连锁酒店、餐饮服务、特色商业等相关行业企业。
最后他说,周末不忙,来趟蒙山!丝路串延,情谊长存!
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赖以军会长
赖会长首先谈到,目前广西蚕茧和生丝产量已经分别占到全国茧、丝总产量的60%以上和接近50%的份额,广西已取得占据全国茧丝绸行业半壁江山的产业大省地位,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国茧丝绸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他汇报了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广西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1)产业发展基本情况2006年开始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工程产业转移,我区茧丝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至2024年广西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已经分别连续20年和15年保持全国第一。
据统计数据,广西茧丝绸产业目前生产情况:2024年广西桑园面积274.61万亩、蚕茧产量48.47万吨、生丝产量1.89万吨,分别约占全国总量的26%、63%和46%。蚕种发种量约1100万张,绸缎产量3044万米,蚕丝被39万条。目前广西全区共有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近120家,其中有缫丝企业90家,织绸企业16家,绢纺企业1家,纳入广西丝绸协会监测的丝绸家纺企业4家。
近年来非遗产品香云纱生产正从广东向广西快速转移,据有关市场调研和行业生产监测显示,目前广西有香云纱晒场约3500亩,香云纱年产量约3500万米,产量约占比全国香云纱生产总量的70%,香云纱基地晒场还在增加扩大生产。
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底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提花生产线在广西嘉联丝绸公司正式投产并成功发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近来在广西多地均有实践,期待广西能够早日取得突破,早日实现规模化量产,解决广西缫丝企业原料茧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广西茧丝绸产业链多年来没有真丝绸印染和丝绸服装后道加工生产,是制约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瓶颈。广西丝绸工业除主要的缫丝生产加工,当前正在政府支持下逐步向织绸、丝绸炼染印花和真丝服装、蚕丝被、丝绸家纺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等加大加快拓展。值得庆贺的是,2024年我区重点丝绸企业蒙山广西华虹公司已经建成年产2000万米真丝绸炼白生产线并成功顺利投产,华虹二期真丝绸染色砂洗项目,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并投入生产;忻城广西同益国丝公司数码印花项目,在今年初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试产,逐步填补广西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短板和空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广西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广西茧丝绸业主要集中在河池、南宁、柳州、来宾、百色和梧州等6个地市。其中,河池市现有茧丝绸规上企业25家,2024年生丝产量占广西全区的41.08%;有丝织剑杆织机82台,其中剑杆提花机2台。河池市宜州区是我区茧丝生产主要集中地,是我国茧丝生产的风向标。
(3)重点企业培育情况
广西是全国及全球缫丝最集中的地区,全国最大的两家缫丝企业集团:广西恒业丝绸集团和广西桂合集团是广西本地企业。生丝质量普遍达到4A级以上,部分达到5A、6A级高品位约占35%。广西织绸厂全部淘汰老旧的有梭丝织机,全部更新为先进的新型智能剑杆织机。
2.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不足与存在问题
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原料优势正在减退、产业技能工人不足和广西丝绸品牌建设欠佳等不足。
赖会长谈到广西茧丝绸产业下步发展思路,将巩固“东桑西移”、“东丝西移”成果,加快加大推进“东绸西移”,重点引进剑杆丝织机和丝绸印染后加工生产线,创造条件发展丝绸深加工。根据自治区工信厅的部署,加快推进系列大型茧丝绸全产业链重大项目能够落地、落实开工建设,力争在“十五五”规划初把广西茧丝绸全产业链全线贯通;创造条件发展丝绸服装和丝绸家纺深加工,形成茧丝绸深加工产业集群,使广西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丝绸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目的地,再次实现我国茧丝绸产业的“广西奇迹”。
最后,他感谢长期以来全国各兄弟省份行业协会和全国同行同仁对广西茧丝绸行业产业的厚爱和帮助,希望继续给予广西大力支持和帮助,继续投资广西,继续在广西建厂兴业,继续在广西发展赚钱,共同推动和促进广西和我国茧丝绸产业持续向前高质量发展。
香云纱走秀
企业发言
广西茧丝绸企业代表介绍发言
广西华虹蚕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建仁
周董分享了华虹的发展历程、投资广西的感受,以及华虹发展愿景等三方面内容。
周董表示,回首过去二十年,华虹在广西这片沃土上扎根生长,如今发展成为集桑蚕基地建设、蚕种生产经营、丝绸服装及家纺产品产销、香云纱生产与品牌打造,再到丝绸练染等业务为一体的农工贸综合型企业,这一路满是奋斗的汗水与收获的喜悦。在香云纱品牌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依托全资子公司枕水人家公司,多年来不断深耕,不仅传承传统香云纱工艺,更积极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致力于把香云纱这一传统瑰宝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华虹始终以推动蒙山乃至广西茧丝绸产业的发展为己任,通过补链条、强品牌,全方位促进全产业链要素的健康发展。
周董诚挚感谢广西各级政府给予华虹的大力支持。从产业政策扶持到资源协调,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助力联农带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关怀与帮助,这让我们在广西的投资充满信心,也更有动力。
展望未来,周董表示,华虹的愿景是打造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我们将持续在技术创新、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华虹在丝绸行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不仅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要为广西乃至全国的丝绸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广西浩耀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 李宇词
广西广美制衣股份有限公司李董分享了公司在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成果。
李董介绍,广美制衣自2006年以服装品牌代理进入广西市场,2009年正式成立广西公司,历经15年深耕,已从单纯的品牌代理发展成为集面料、服装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性企业。公司服务范围覆盖汽车、金融、通信等多个行业,凭借匠心品质赢得了广泛认可。
目前,广西浩耀科技集团旗下的广西广美制衣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南宁五象浩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服装智能制造产线升级,通过数字化经营与智能制造设备的运用,与鄂尔多斯、GXG等知名品牌达成合作,并计划在柳州建设产业链智能制造基地,推动行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
李董表示,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广美制衣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在广西上林县和百色田阳县设立帮扶工厂,为农村妇女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
李董介绍,在品牌建设方面,广美制衣自2017年开始孵化自有品牌,包括针对企业形象塑造的时尚职装品牌浩耀服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时尚潮牌顽骨,以及致力于高端香云纱原创设计的斯丽笙。其中,斯丽笙香云纱女装将东方传统工艺与西方服饰廓形结合,展现独特的东方魅力。
广西凭借丰富的桑蚕茧丝绸资源和独特的香云纱制作工艺,产量占全国70%。广美制衣通过创新设计,将香云纱分为桂梦云纱、自在、新中式三大系列,并开发相应配饰,展现现代香云纱产品的魅力。
李董希望,与茧丝绸行业精英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扩大产业链条,创新优质名牌产品。同时,欢迎区外嘉宾来广西参观考察投资,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机遇。
宾阳县茧丝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黄愫愫
来自 “中国炮龙之乡” 的黄总首先以炮龙视频为开场后,深有感情地回忆起,自去年 10 月底的杭州推介活动上与部分丝绸前辈结识后,公司已与多家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湖州菱湖东方丝绸公司订单量显著增加,桐乡华宏丝绸公司周总更是带领团队赴宾阳工贸实地考察,达成长期面料供应合作,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检验等服务。借此,黄总向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浙江丝绸前辈及活动主办单位广西工信厅表达了诚挚感谢。
宾阳茧丝工贸成立于 2001 年,经过20多年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四个缫丝厂、一个丝绸织造厂、一个香云纱基地的集团。黄总饶有趣味地提到现有的20台全进口宽幅高速剑杆机,规模小,但效率不低,年生产时间达330天,24小时运转,年每台7万米。
黄愫愫在推介中重点介绍了公司的五大合作优势。
在原料上,公司在宾阳、上林、宜州等地布局缫丝厂,并在四川攀枝花、绵阳拥有稳定原料基地。生丝生产可以根据原料品质长期生产高品位、精品位生丝以及粗丝和特殊规格的生丝。这几年为金富春公司、华虹公司、菱湖东方丝绸公司、山东大染坊公司等几家大型公司量身定制。2024年生产生丝720吨。公司主打高品位、精品位,每次都为国家提供高品位5A级储备丝。
设备上,丝绸织造车间配备国内外先进的全自动变频倍捻机和全进口宽幅高速剑杆机。此外,公司拥有丝绸织造园,可建设 2.6 万平方用地,计划安装 200 台剑杆机,年生产 1000 万米坯绸,为合作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在香云纱生产领域,公司现有 180 亩基地,并计划今年再调规 200 亩,极具投资潜力。最后,公司还能提供完整供应链服务,“包用地、包厂房、包原料、包流动资金”,降低合作门槛,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黄总诚挚邀请各位与会者前往广西宾阳实地考察,期待与大家携手共进,做大做强丝绸产业。
浙江省茧丝绸企业代表介绍发言
湖州菱湖东方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顾明珠
顾董首先对广西政府、同行及省市丝绸协会表达感谢。菱湖东方丝绸坐落于丝绸文化底蕴深厚的湖州,自 2001 年创办,历经 20 余年发展,构建为真丝绸纺织制造、服装开发、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中后端的规模型企业。企业高档真丝面料年产量达 200 万米,并荣获高档丝绸标志、绿色产品认证等荣誉,旗下 “海蓝明珠” 水晶晶围巾荣获浙江省伴手礼金奖,产品畅销国内外。
顾董指出,河池市宜州区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前往企业考察,双方交流合作意愿,广西领导诚恳而实在的合作构想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认为广西无疑是我们寻求产业升级与拓展的首选地区。我们也多次专程赴广西进行了初步的考察,收获颇丰。
顾董表示,菱湖东方丝绸将抓住“东绸西移”的机遇,抓住桂湖两地丝绸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契机,积极响应广西自治区政府关于纺织服装领域强链补链的政策,期待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接触与沟通,共同探索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携手推动两地丝绸产业的繁荣发展。
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峰
周董首先介绍了金富春的基本情况,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是一家集工业、房地产、对外投资三大产业于一体的集团公司,是商务部等五部委认定的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是一家专注丝绸生产、销售的现代化企业,目前丝绸业务涵盖丝绸制造和品牌运营。公司十分注重技术创新与合作,通过多年努力,已累计开发各类新产品两千余只,拥有50多项产品专利,参与制(修)订多项行业标准。
周董介绍,金富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生产研发等关键环节延伸至广西,在广西建立生产基地,深度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和产业升级,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的共同成长。这个模式不仅推动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助力了区域经济的长足进步,我们企业也获益匪浅。
周董向各级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助力产业集群化发展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周董建议,要加速政策兑现,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增加有效投资,提升市场竞争力,金富春将进一步抓好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努力将蒙山公司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行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最后,周董对自治区工信厅以及各级政府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坚信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茧丝绸产业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
项目签约
27日,广西代表团还将赴杭州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实地考察调研。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桂浙两省(区)在纺织服装(茧丝绸)产业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为双方企业深化交流、拓展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对促进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场记录,未经发言者审阅)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