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蚕桑发展丨云南德宏梁河县:攻坚克难走出新“丝”路
来源:德宏团结报
时间:2024-12-27 11:02:13

蚕茧喜获丰收

近年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平山乡坚持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同频,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共振,依托地域特色和自身优势,将党建工作紧密嵌入产业发展脉络之中,全力推动蚕桑产业的蓬勃发展,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得民心、顺民意、惠民利”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致富新“丝”路。

“老”产业实现“新”转型

平山乡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全县闻名的种桑养蚕专业乡。乡党委、政府与村党组织、党员同心同力,于2017年引进德宏正信公司,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农户养殖素质参差不齐、科学管理缺乏、蚕病防控不力、导致总体产值偏低、抵御风险能力薄弱,造成群众信心不足,部分桑园弃管撂荒,蚕桑产业发展受挫。

2021年,针对存在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多次联合村党组织、党员及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并积极联络企业共同商讨应对策略。企业投资16万元,政府争取项目支持200余万元,共同打造蚕桑产业示范基地。先后改造蚕棚20余座,奖补示范户30户,提升改造失管撂荒桑园140亩。踩住了蚕桑产业下滑的“刹车”,稳住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盘”。种养殖户从最初的零星分布发展到现在148户组团,产值从最初的18万元到增至413.28万元。蚕农从“小、散、弱”向“大户”转变,群众的经济状况逐渐得到改善,收入稳步增加。

截至目前,全乡实有桑园面积1811亩,小蚕共育基地3个,蚕棚255座,百亩连片蚕桑示范园3个,千亩连片示范村1个,2024年新植面积251亩,落实2025年拟种植面积303亩。蚕桑种植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效率化持续提升。

“提”质量推动“稳”增收

平山乡持续在优化政策扶持、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服务质效等方面做足文章。县、乡政策叠加,任务分解到村,责任层层压实,乡、村挂联到户,实施“一对一”“点对点”技术指导和帮扶,确保养殖户得到及时帮助,桑园得到有效管理,种养技术指导覆盖全面,不留死角。德宏正信公司实行全过程服务、保护价收购,出台“一人单批次多养”“上调鲜茧收购中准价”等奖补政策,提供现金奖励和肥料补助。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到重庆、陇川、施甸、腾冲等地参观交流学习,邀请州、县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传授。通过党组织引领、大户带动、合作社服务,群众种养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养殖、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

全乡拥有10亩以上土地的种养大户共计45户。其中,高朝刚作为大户代表,种植了20亩桑园,全年养蚕13批68.505张;交售蚕茧3210.24公斤,其亩产值高达8299元,收益16.6万元,实现了单户蚕茧收益突破16万元。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逐渐得到展现。

“小”蚕茧实现“大”带动

平山乡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抓好就地、就近就业,建立“村党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机制。村民既可以自主养蚕,也可以到小蚕共育基地和桑园务工,带动群众在“家门口”长期稳定务工,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2017年以来,共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228万元,完成标准化蚕棚、机耕路、灌溉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农业产值1952.76万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50.53万元,蚕茧奖励金23.84万元,吸纳带动16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每年增加收入20余万元。实现了企业有效益,农户有增收,经费有保障,村集体有收入。

下一步,平山乡将持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让蚕桑产业成为乡村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