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丝绸大会
2024年12月17日 · 重庆
大会由中国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钱有清主持
他介绍了主席台就座的有关领导和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嘉宾: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正司级)耿洪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彭和良,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王正喜,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莹,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燕,中国丝绸协会党支部书记、监事长钱有清,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立,中国丝绸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欣,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呈平,四川省丝绸协会会长、四川朗瑞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金良,山东丝绸协会会长、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鲁,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广西农投桂合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赖以军,安徽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安徽联丰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金苗,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祝正献,辽宁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兴海,湖州市纺织丝绸协会会长、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兰芳,苏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长、苏州丝绸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伟,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花,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董事长马品德,四川省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霞,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珍,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文全,浙江丝绸协会会长吴金根,深圳市中丝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桂泉,苏州大学教授、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国强,苏州市吴江区丝绸协会会长董东立等。
领导讲话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彭和良致辞
他代表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首先介绍了重庆市的基本情况。中央对重庆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重庆有源远流长的蚕桑文化,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成为生产优质产品的理想之地,是我国很重要的蚕桑丝绸产区。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历来关心并重视蚕桑丝绸行业的发展在国家茧丝办的指导下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并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等各级各类组织的力量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他介绍了重庆市的蚕桑丝绸产业情况。重庆现有22个区县208个镇(乡)从事蚕桑丝绸产业,桑园面积60万亩,从业人员20余万人。丝绸工业园区6个,年产生丝2000余吨、真丝绸缎2400余万米,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0多亿元。黔江区、涪陵区、大足区、潼南区、 云阳县、奉节县等区(县),更是将蚕桑丝绸产业列为生态环境治理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民生产业。
他表示,将紧紧抓住东绸西固工程的机遇,以对接活动为导向,推动区域优化;以创新为动力,支持产业多元为目标,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以融合为抓手,推动消费热潮;以开放为支撑,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实现产能富裕企业繁荣,产业振兴的美好未来。
最后,他真诚邀请各位朋友多走走多看看,共享重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致辞
他首先代表国家茧丝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茧丝绸行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首先表示,要充分肯定茧丝绸行业发展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国家茧丝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以融合为主题、推动行业积极发展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专项资金支持,近三年在13个省市区支持450余个项目;加强市场调控,开展了两批次共1500吨生丝收储工作,组织开展各级丝绸消费性活动指导,充分释放丝绸消费潜力。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行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行业运行总体平稳。近几年来全国蚕茧、生丝和绸缎、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呈现稳定格局,真丝绸商品年均出口额十五亿美元,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同时,科技创新卓有成效。他以全球首张家蚕基因图谱、高品质蚕种选育、全龄人工饲料养蚕、AI人工智能设计印染和机洗面料等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蚕丝蛋白在护肤品、食物保鲜、保健食品、生物医药等应用领域的逐步推广,都显示行业发展的明显提升。丝绸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丝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丝绸博物馆、蚕桑文化园、丝绸工业遗产等项目的加快建设,一些地方开展丝路文化进校园、举办织锦非遗研修班等活动,丝绸类非遗传承人的培训班达到两百八十多期,支持建设丝绸工坊四百二十余家,中国丝绸先后亮相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的舞台,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对外交往的名片。
丝绸消费持续升温,人们追求健康舒适的现代消费理念啊更加深入人心,近年来国潮消费的热度持续上升,带动香云纱、提花、锦缎等面料热销。
耿司长接着谈到,茧丝绸行业事关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事关民族产业的振兴发展,事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深刻认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谈到明年的工作,耿司长表示,要重点以合作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以创新为动力,组织实施科技攻关;以融合为主题,推动行业积极发展产业集群;以文化为抓手,全面促进丝绸消费。
耿司长最后强调了安全生产的发展理念。
行业报告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报告全国纺织行业发展情况
杨会长围绕2024年以来行业运行情况、提振信心和把握机遇、铸就核心和赋能发展等三方面发表题为“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提升我国丝绸行业的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演讲。
行业运行情况:生产恢复性增长、国内市场保持增长、服装跨境电商实现跨越式增长、出口规模保持微增。
2024年1-10月: 内销氛围偏淡,常规产品价格维持弱势,线上销售的支撑力度减弱;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市场复苏总体乏力。行业利润增速回落态势较为明显。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整体仍处于低速增长周期,内销市场或回归中速增长, “压舱石”作用继续巩固;出口压力难以彻底缓解;投资意愿难以大幅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化改造等仍是投资重点;行业承压修复态势仍将延续。
政策机遇:2024年相关政策措施落地显效,提振信心
产业优势:研发投入、机械装备、新材料纤维和绿色制造
市场优势:存量有保障,增量有潜力。同时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铸就核心,赋能发展:以大量案例来说明,值得丝绸行业去探索实践创新。
品牌赋能,坚挺价值空间。总体来看,行业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品牌赋能”下的品牌力建设,包括精准的品牌定位、智能化的品牌运营、多元的品牌矩阵、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国际化的品牌营销、鲜明的品牌文化,成为企业穿越发展周期、塑造抗风险能力、保持价值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数智赋能,提升运营效率;
绿色赋能,推动行业升级。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报告全国茧丝绸行业情况及中丝协工作
唐会长围绕当前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协会主要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计划等三方面作“坚持改革创新 共创锦绣未来”的主题报告。
唐会长表示,2024年以来,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家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逐步恢复等积极因素的支撑下,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继续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主要产品产量有所回升、丝绸商品出口降幅收窄、行业运行质效持续提升和茧丝原料价格冲高回落等几个方面。
唐会长表示,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预计将维持温和滞胀格局,大国博弈暗流涌动,贸易摩擦风险加大,国际丝绸贸易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刚刚闭幕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多重积极信号。国内宏观政策可谓是暖风频吹,预计明年丝绸内销市场环境有望持续向好。对于我们丝绸企业而言,预计明年仍将面临原料成本价格维持高位、内外市场订单不及预期、产品库存压力大等方面的考验。为此,建议企业要准确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扎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唐会长同时就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举办专业展销活动,扩大丝绸产品消费、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协会基础工作,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等2024年的协会工作做了回顾,并向大会汇报了2025年协会工作计划。
唐会长指出,茧丝绸行业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产业、历史经典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产业,承载着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新期待的光荣使命。2025年,让我们携手并肩,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的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嘉宾演讲
受中国蚕学会理事长代方银委托,蓝广芊副院长发表题为“弘扬桑蚕丝绸文化,建设健康美丽中国”的主题演讲
他首先就弘扬蚕桑丝绸文化和丝路精神的意义进行阐述。蚕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动物,桑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蚕丝文化成为炎黄子孙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丝路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他接着围绕科技突破确立产业开发策略,从推进交叉创新、发挥蚕桑优势和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进行讲解。
他重点介绍了高性能蚕丝蛋白材料的重要进展。其中,
仿生策略一:多重响应性蚕丝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构建及止血应用
仿生策略二:贻贝仿生多酚丝素蛋白粉末粘合剂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仿生策略三:炎症响应性多酚丝素蛋白口服凝胶的构建及止血应用
仿生策略四:差异化双模式药物释放的磁导航丝素蛋白微针
以及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相关布局规划、国内外影响力、技术专利项目和技术落地转化等情况进行介绍。
他最后表示,要大力开展蚕桑产物高值化利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蚕桑人的智慧。开创复兴时代的大蚕桑,重回经济建设主赛道”!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燕发表题为“现代时尚产业的‘云中漫步’” 的主题演讲
屠董首先深怀感情地述说了万事利“做百年企业、铸百年品牌”的企业愿景,“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的企业使命,“专注追求卓越、创新拥抱变化”的企业价值观。
接着她围绕”吐故纳新 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发展”、“古为今用 传承传统文化积淀品牌价值”和“借力盛会经济提升企业品牌声誉”等三方面作主题分享。
她生动描绘了万事利如何运用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首创全球首个花型设计AI大模型,针对纺织行业污染严重和库存积压的两大痛点推出的万事利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推出喜马东方、ToB 企业个性化定制产品、ToC 1V1高端商务个性化定制丝巾、场景化私人专属定制丝巾等进行的人工智能设计、人工智能生产和人工智能营销。
屠董表示,万事利两代人以振兴中国丝绸为己任,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49年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专注主业,以丰富的转型升级实践打开了全新天地,迎来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为其他传统产业提供了有力的借鉴,集团的发展成果备受肯定。万事利丝绸凭借极致的文化创意、匠心工艺与创新技术成功服务了一系列世界级盛会,让中国丝绸站上世界舞台。其中,屠董说起携手品牌挚友丘索维金娜,真情诠释柔软的力量和与巴黎奥运结缘的倪夏莲共绘跨越时间的坚持与热爱丝绸的力量。
万事利:做百年企业 铸百年品牌 坚持长期主义 行稳致远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教授洪岩发表题为“品牌思维与丝绸时尚创新”的主题演讲
他首先对行业进行洞察,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存在中国品牌多而不强;以制造业为基础,呈现出粗放型经济特征;当前品牌的困境、产品过剩等实际情况。以此为切入口,他提出时尚品牌产品开发模式,稳定是风格的目标,风格是销售的保障,风格变化的意义在于,消费者越来越细的需求洞察之上。
他用数据展示“她”力量的潜力:中国移动互联网女性群体活跃用户数近6亿,中国有近4亿年龄在20~60岁的女性消费者,她们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足以构成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接近德法英零售市场的总和。他最后专业地论述了“她”力量的女性消费内容、消费场景和消费触点。
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金键发表题为“努力成长中的'我们'”的主题演讲
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金键发表题为“努力成长中的'我们'”的主题演讲
她以“我”和“我们”为切入点展开演讲。
我:第三代蚕农、第二代厂长和第一代品牌创始人。
我们:前身为坛丘缫丝厂(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华佳集团55年坚守做好一根丝。我们的情怀:让传统丝绸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做出真正受到年轻群体喜爱、代表东方审美的真丝品牌。我们的责任:响应国家号召,深耕“东桑西移”我们的荣誉:国家级荣誉52项、省级荣誉73项我们的“印记”:非遗项目名录 传承与创新的新起点我们在前进:科技创新 让传统更现代,重点提到“基于数字化控制和AGV运输的智能化养蚕系统”。我们的品牌:桑罗、迎春花和库外。实施品牌战略,是华佳完成真丝的传承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的关键所在。同时,迎接“新质生产力” 新质新纤维;引领可持续未来;积极探索兴趣电商,让我们被看见。华佳的下一个50年,仍将专注“一根丝”,做精、做美、做强,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完成创新发展,为中国丝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简名伟发表题为“推动丝绸非遗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主题演讲
他从认识云锦、四年间云锦的转变、云锦变革之路的逻辑和当代云锦的成果表现的改革层面进行表述。
认识云锦:云锦是代表中国最高织造技艺的织物,位列三大名锦之首。
云锦研究所: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主体申报单位、 非遗云锦行业的唯一“中华老字号”企业……坚持科技创新,使得云锦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四年间云锦的转变:思路转变,使云锦博物馆从2020年起转亏为盈,盈利年年攀升。
云锦变革之路的逻辑:重点提到“五看三定”:看宏观、看行业、看客户、看竞争、看自己,定战略控制点、定目标、定策略。
当代云锦的成果展示,并介绍了南京云锦博物馆新馆。
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卓发表题为“一丝一茧 一生一事”的主题演讲
她以和母亲唐映珊董事长的母女对话的视频分享开始,她首先介绍了母亲的丝绸人生,在母亲的感召下,她说,作为“丝二代”, 接过家族事业传承之棒, 于我而言,不仅是荣耀加身,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在肩。
她表示,女性是丝绸最重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推动者。广西嘉联女职工占比80%,而河池10万户女蚕农更是靠着一根洁白的蚕丝,让蚕丝成为了增收致富的“金丝”。
她分享了四年来围绕产业创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而展开的主要工作:
在河池桑蚕茧丝绸千亿产业规划下,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广西嘉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构建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新平台;打造国际化品牌,塑造多元化产品矩阵,打造品牌底蕴;源头原产地,强化溯源打造地理地标传播符号;生产车间全面升级,智能化助力产能,织绸深加工与家纺智能车间,配自动缫丝机26组,高速剑杆织绸机32台, 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数字智能化升级, 确保高产能、高品质。
12月3日,广西首条全真丝壮锦提花生产线在广西嘉联公司正式投产,填补广西全真丝壮锦织造的空白。
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速中,她重点提到第三产业实施数字化营销策略,打造品牌的路径
(一)以数据定位目标客户,精准营销
(二) “一超多星,群星闪耀”内容策略
(三)助力打造河池蚕丝被品牌体系,建立市场影响力
她最后深有感情地说,一丝一茧,一生一事,一辈子做一件事,做到极致,便是人生最美的壮举。千千万万个“她”,都能找到心中的那片天地,在那儿绽放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
2024中国(重庆)丝绸时尚消费节启幕
1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丝绸协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妇女联合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重庆)丝绸时尚消费节,在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盛大开幕!
以本次消费节为纽带,以“丝情画意,她韵风华”为主题,将传统丝绸文化的柔美优雅与现代时尚潮流的独特创意完美结合,旨在推动丝绸产业的创新发展。活动现场,众多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媒体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盛事的启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章勇武、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国家蚕桑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蚕学会理事长代方银、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彭和良、重庆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雷文睿、共青团重庆市委二级巡视员范伟、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张莲、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楚斌等到场见证。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等先后致辞,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宣布活动正式启动,领导嘉宾们共同启动开幕按钮。
作为开幕式的重头戏,一场精彩纷呈的丝绸主题时装秀美轮美奂。设计师将传统丝绸注入现代潮流元素,作品呈现了从传统东方美学到现代国际时尚的创新实践。观众们沉浸在一场视觉盛宴之中,充分感受到丝绸的独特魅力。人头攒动、重庆短片以及身着丝绸作品的模特,也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具有国际范、丝绸味、烟火气的城市图景。
同时消费节还设置了非遗展区,观众可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受丝绸背后的匠心传承和文化故事。本次消费节汇聚了丝绸行业的众多重量级品牌,既有传承百年的经典老字号,也有现代新锐企业,他们以“科技+文化”赋能丝绸产品,重新定义丝绸之美。
“东绸西固”推介会同步举行。重庆市商务委总经济师余朝洪、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楚斌、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李国政、重庆市巫溪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车延超分别对重庆市蚕桑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江北区、黔江区、巫溪县进行招商推介。作为全国十大蚕区之一,重庆共有22个区县栽桑养蚕,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桑园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建成丝绸工业园区6个,茧丝绸产业综合产值50多亿元。同样,在产业技术与人才方面,重庆基础条件极好。重庆市积极实施种业提升、基地建设、丝绸提质、智能蚕桑等十大工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百亿级蚕桑丝绸产业,期待各位走进重庆、投资重庆、深耕重庆、共享重庆!
重庆市充分发挥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的多重优势,省市区联动、部门协同,聚焦“盛会+消费”融合促进,充分挖掘丝绸的流量消费潜能。此次丝绸消费节的举办,为丝绸产业搭建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推动丝绸时尚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进一步提振了丝绸文化与时尚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彰显了中国丝绸的文化自信。
为重庆点赞,为丝绸加油!预祝2024中国(重庆)丝绸时尚消费节圆满成功!
(部分未经发言者审阅。部分照片来自于大会图片直播。感谢中国丝绸协会等大力支持。)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