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丨热烈祝贺浙江省蚕桑全产业链展暨杭州市首届蚕丝被手工制作大赛成功举办
来源:金蚕网
时间:2024-11-18 08:55:13
比赛现场,12组选手全力发挥,积极比拼。令人欣喜的是,参赛的不仅仅是来自各地的老一辈手艺人,还有众多年轻的血液,让我们看到传统的产业也有新的传承。参赛选手中最特别的是一组男选手,他们说道:“我们力量大,拉蚕丝快,做出来的被子平整度高,不比其他组差的。”
手工艺人们手腕翻动间,白色、黄色的丝绵被精美蚕丝被已然成型,白色丝绵是“丝棉1号”,黄色丝绵是“金蚕1号”,两种丝绵各有特色:白色纤度较粗,膨松,不易板结,且耐用;黄色富含β-胡萝卜素、叶黄素、类黄酮等天然物质。
据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蚕桑学会名誉理事长、评审组组长吴海平介绍,本次比赛评审主要着眼于叠网、整理、固定等环节,从技艺熟练、铺棉均匀、外观规整、操作规范等多个指标,综合团队配合默契度、完成效率等进行打分,大赛最终决出丝棉1号金奖8个、金蚕1号金奖8个和巧手奖5个。
蚕桑全产业链展
一颗颗蚕茧背后,是一条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产业链,更是穿越数千年时光积淀下来的文化与传承。现场的浙江省蚕桑全产业链展,给出了很好的诠释。广场上的两块巨幅展板,分为“传承经典”和“融合未来”,记录浙江蚕桑业的起源,展示浙江致力于高水平保护和传承蚕桑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以及浙江蚕桑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和经典成果。
古代蚕桑纺织流程图,让人直观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智慧和创造力。而工厂化饲料养蚕,则突破了不少人的认知:原来蚕宝宝可以不吃桑叶,吃“面条”和“饼干”。还有蚕丝蛋白里提炼出的丝素蛋白粉、蚕丝制作的骨支架和人工韧带……无一不让人感叹,传统产业已经今非昔比,里面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
(图片来源:杭州市农业农村)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