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世界经济暂时低迷长期增长仍有希望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时间:2001-10-01 16:34:00
    自去年年底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慢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争论的是美国经济会不会发生衰退,从而危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预测世界经济前景的权威机构。它在9月底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明年的前景表示乐观,但再次调低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从该报告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
    与20世纪末相比,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下降阶段
    严峻的形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增长下降幅度过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今年5月的3.2%调到2.6%。与2000年的实际增长速度相比,整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能达到1.3%,而2000年达到3.8%,下降幅度为2.5个百分点,是过去10年来最大的。按照传统的看法,世界经济还没有发生衰退,但波动幅度过大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难以承受的。第二,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出现不同步现象,而现在主要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时陷入经济增长周期下降阶段。日本作为第二大世界经济强国再次出现负增长,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0.5%。第三,国家贸易和国际金融再度动荡。继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再一次恶化。一些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出现负增长,拉美发展中国家出现金融危机苗头。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商品市场很不稳定。纽约股市出现210年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只能达到4.0%,增幅比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还低。
    新技术发展的周期性是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根本原因
    发达国家增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能力。美国已经8次降低利率,最近还采取了刺激增长的财政政策。但是,政策调节的效果难如人愿,降息没有阻止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势头。根本的因素是新技术发展的规律制约了政策调节效果。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出现过五次新技术革命,即纺织技术、钢铁技术、火车运输技术、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从数次新技术革命的历史经验看,每一次都出现过经济增长下降、国际贸易增长下降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这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也逃不脱经济周期的恶运。
    新技术的应用很难,普及就更难。它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在世界普及,例如铁路的普及就花了100多年。从诞生到普及,新技术经历了价格下跌和投资增长阶段。由于受到普及速度的制约,投资过剩和生产过剩难以避免,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周期下降,金融市场可能动荡。信息技术革命也是如此。尽管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但它的全球化生产的推广速度也更快,因此投资和生产过剩也带有全球性质。
    新技术不仅改变了生产方法,更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历史的规律是生产组织方式变化严重滞后于生产本身的增长。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中小企业发展,但投资方式和生产组织变化很慢。企业数量增长很快,但管理和销售仍然未变。当投资和生产过剩时,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迅速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必然放慢。
    经济全球化传播经济周期影响危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80年代以来,经济越开放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的全球化。然而,许多出口增长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很脆弱,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这能给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人造成口实吗?不言而喻,发达国家经济下降是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危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为什么开放程度高的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受到的不利影响比相对封闭的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更严重?这涉及到经济结构和市场体制的问题。
    统计表明,技术的使用者比生产者从新技术发展中获益更大。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产品生产很发达,但应用仍很落后,产品主要供出口,自身消费的比例很低。因此,受到全球生产过剩的危害更严重。这说明,与产业结构调整相比,消费结构调整更重要。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必须与自身的市场体制建设相匹配。统计表明,资本市场越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经济下降的不利影响就越严重。其真正原因是市场体制不健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体制改革滞后的国家和地区受到的危害就比较严重。
    尽管世界经济增长放慢,但不能因此否定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只是短期现象。从长期着眼,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教训告诉人们,经济结构和体制建设都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结构性因素。
   选稿:张向林 来源:解放日报 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