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English
总部客服电话 : 13506730168 0573-82111407 广西办事处 : 13567378882 湖州办事处 : 13957350021 茧丝公检信息查询
农、财两部文件写入“支持饲料桑的收储利用”
来源:食品安全中国行公众号
时间:2024-08-02 11:14:56

在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粮油生产保障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4】4 号)中,将近年来国内一批有识之士着力推动的饲料桑收储利用明确写入了文件,得到了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

《通知》第五条“支持畜牧业发展”中指出:“继续支持50个奶业大县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奶牛养殖设施备水平和草畜配套水平,积极探索产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引导鲜奶消费。继续实施粮改饲,支持优质饲草及饲料桑等区域特色饲草收储利用,因地制宜探索粮食作物秸秆与优质饲草混贮利用。”

对于将饲料桑列入有收储利用价值的区域特色饲料,国内畜牧兽医界、饲料桑蚕界、食品营养界的专家学者感到欢欣鼓舞,近年来,在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的不懈推动下,饲料桑及其特殊功能越来越为社会各界人士所知。

据人民网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名誉主席、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在近日出席有关桑蚕经济的论坛上表示,饲料桑可部分替代大豆粕饲料,产业潜力巨大。他回顾了本世纪前二十年蚕桑科技的研发进展。特别是在第二个十年里,在桑基因组研究的强力导向和推动下,新型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开始构建与推广,生态桑、饲料桑、果桑、茶桑等新业态涌现。他在研究中发现,桑基因组进化速度比同为蔷薇目的其他树种快3倍,具有极强适应力;桑树蛋白质含量高、次生代谢基因特别强大;桑树有强大的功能活性物质,在健康养殖中有着特殊作用,桑饲料成为有巨大潜力的特色新兴产业。

 

向仲怀院士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 2000 年和 2001 年召开的两次国际会议达成一个共识,桑是一种可以在世界各地利用的特殊饲料。其“特殊”在于,蛋白质含量最高,可以部分替代大豆粕,同时其功能活性物质丰富,可以在健康养殖和抗生素替代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向仲怀分析称,如果将大豆粕在饲料中的比重由现今的30%降至27%,就可减少豆粕用量1100万吨,折合大豆约1400 万吨,就能缓解大豆进口的压力。他希望蚕桑界、畜牧界、企业界共同努力、明确分工、协同创新,推动桑饲料产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曾经表示,桑蚕资源饲料化利用既有利于拓展桑蚕产业发展空间,也有助于开拓优质饲草产业发展思路,很有意义。蛋白饲料高度依赖进口,优质饲草产不足需,是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长期制约因素。大力开发利用非粮饲料资源,多渠道增加优质饲草供应,对保障畜产品供应和增加粮食安全回旋余地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陈萌山认为,桑是传统的家蚕饲料,具有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功能因子,饲用价值非常高,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重要利用价值。近几年来,在朱保成主席的倾情投入、全力推动下,集群围绕饲料桑的开发推广,做了许多开拓性、基础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大批亮丽的成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受到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深得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青睐拥护。桑树资源饲料化利用还有许多科学问题,也面临不少行业管理问题。要把饲料桑的产业做起来,实现大面积推广,在牛、羊等大型草食畜牧业上广泛利用,还需政产学研多方协同,聚焦难点,合力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唐华俊认为,桑蚕资源的利用取得显著进展,不仅对桑蚕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很大贡献,而且对于利用桑树资源解决饲料原料短缺、降低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风险具有重要价值,在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以说,推进桑蚕资源饲料化利用步伐,大力推广相关产品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是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姚斌说:近 30 年来,养殖业得到高速发展,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不断上升,饲料需求量持续上涨,2020年饲料产量已经达到 2.9 亿吨,使我国肉、蛋、奶的人均消费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应地,饲料粮中蛋白源——大豆,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达到 80% 以上。随着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为常态化,我国“人畜争粮”的矛盾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战略安全。因此非粮饲料蛋白资源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利用是解决我们饲料蛋白问题最有效的现实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原院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德发认为:我国正处于由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 面临着饲料资源短缺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饲料成本高、质量安全较为突出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担当、开拓创新,加以解决。据统计,我国桑园面积 1200 万亩,养蚕实际需求桑园600 万亩,估算全国可饲料化利用桑枝叶超过 1000 万吨。桑枝叶具有粗蛋白水平较高、反刍动物消化率高、瘤胃内降解速度快等特点,且具有改善动物健康、提高畜禽产品品质、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等方面的优点,值得进行饲料资源化开发。其中需要关注的要点是桑枝叶供应数量以及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如何能够便利地加入饲料大工业生产。

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表示,要围绕五个重点, 打造饲料桑产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示范模式。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二是坚持三产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坚持政策创新,构建专项引导基金。四是坚持价值提升,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五是坚持产业振兴,巩固拓展扶贫成果。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